按照省审计厅统一部署,铜川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审计大平台,以集中统一、全面覆盖、以用为本、统筹推进为原则,强化对基层审计项目的引领和支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审计监督效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集中统一原则,强化审计工作统筹。在基层审计大平台建设中,坚持集中统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全市基层审计工作,打破审计机关层级壁垒,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在对村巡察巡审结合试点和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审计中,市审计局统一调配全市审计力量,组成6个审计小组,分别对各区县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审计,市局负责总体调度和质量把控,实现审计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审计目标达成。
二是秉持全面覆盖原则,消除审计监督盲区。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对基层经济社会运行的全面监督。在审计对象上,不仅涵盖区县、乡镇(街道)政府及其部门,还将行政村(社区)纳入审计范围,实现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的监督延伸。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建立基层审计数据库、数据分析团队,采集财政、社保、民政等多部门数据,在实施的涉农领域审计中,通过数据团队分析比对,核查疑点数据4483条,发现问题线索191条、移送案件17件,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精准度,实现对涉农领域经济活动的全方位监督。
三是落实以用为本原则,提升审计成果价值。注重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对村巡察巡视结合试点、村级财务收支等审计中,从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移交案件线索、建章立制、成果运用等方面,归纳总结典型性、代表性问题,形成印发《村级财务收支典型案例》《村级财务审计发现共性问题风险清单》等。强化审计成果分析和运用,深入挖掘审计发现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性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审计建议12条,促进完善管理制度9项。
四是实施统筹推进原则,深化融合研究审计。以统筹推进为核心,将基层项目审计、审计大平台建设与“三农”问题研究深度融合,构建“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一体推进”的基层审计工作体系。积极搭建研究型审计“数据中枢”,整合项目数据、业务数据与外部关联数据,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在农业农村领域审计中,围绕发展农村产业项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激活农民增收致富活力等开展深度研究,坚持以研究“三农”问题为落脚点,形成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