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脱贫攻坚表彰奖励在安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平利县审计局荣膺“安康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记二等功。平利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晓军荣获“公务员个人嘉奖”。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平利县审计局大力弘扬“三苦三真”精神,精锐尽出战脱贫。总队长勇挑重担,第一书记奋战一线,工作队员日攻夜战,全力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同时围绕“六个精准”要求和审计主责主业全面实施审计监督,众志成城,合力奏响脱贫攻坚胜利乐章。彰显了新时代审计干部的“使命担当”,交出了一份脱贫攻坚“审计”答卷,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和认可。
局长到村当队长
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平利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晓军同志到帮扶的西河镇水田河村担任脱贫攻坚总队长,变帮扶为主责,直接统筹协调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四支队伍”及部门帮扶力量,把主要精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使攻坚任务更加明确,脱贫靶向更加精准,干部力量更加统一。总队长每周到村蹲点研判、解剖麻雀、安排部署,把关重点事项,确保户脱贫、村退出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真正实现了安排部署在现场,问题解决在一线。
审计监督提质量
脱贫攻坚以来,平利县审计局始终坚持以“精准、安全、绩效”为主线,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扶贫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扶贫项目建设管理、公示公告制度执行、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扶贫资产确权运维等关键环节开展审计,实现扶贫领域审计监督对象、资金、项目、政策落实和问题整改全覆盖。2016年至2020年,先后多轮次对21个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职能部门、11个镇、137个村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延伸审计了185家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和合作社,抽审了787个扶贫项目建设情况,走访和电话抽查1370余户贫困对象,让“谁主管谁负责,谁用钱谁负责”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和习惯,有力地促进了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精准安全使用,为实现脱贫目标提供保障。
全员集结真帮扶
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全体干部时刻保持临战状态,帮扶干部每周到村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增强群众脱贫决心;宣传平安建设,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开展扶智扶志,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化解信访矛盾。同时,工作上坚持问题导向,任务上坚持目标导向,对照户脱贫、村退出指标,对照问题短板,查漏补缺,精准建立 “红黄绿”清零作战台账,实行挂图作战、按图销号,确保每一户每一人高质量脱贫退出。围绕群众增收引进脱贫产业,紧扣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和降低生活开支,多方面协调争取资金,改善水、电、路、通讯、医疗、教育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五年来,平利县审计局累计协调争取资金150余万元投入水田河村,用于建设村级活动场所、民风积分超市、建设产业园、慰问困难群众、奖励贫困学生、关爱贫困家庭女孩、表彰脱贫退出贫困户。局机关干部个人帮扶贫困户180余人次,折合资金3.5万元,并开展社会扶贫,发布爱心帮扶信息200余条,对接帮扶成功率100%。真帮实扶的脱贫之路,让干部群众亲如一家,干部用“脱皮”换来了群众的“脱贫”,用“辛苦”换来了群众的“幸福”。
昔日山村在变样
2019年底,水田河村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2020年13户28人如期脱贫。五年来,“领导苦抓真抓、干部苦帮真帮、群众苦干真干”,昔日的水田河变成了如今的“水甜河”。特色产业巩固住群众脱贫之本,平利县绿康富硒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先锋寨种植厂、福瑧茶业有限公司、明林种养殖公司和优乐奇毛绒玩具厂共带动贫困户200余户,这些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为脱贫群众后续增收提供了坚实基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让搬迁群众断了住房安全的后顾之忧,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相继建成的申力沟、苏家沟、书房沟、九里岗、龙井沟5个供水工程让村民天天饮好水、日日可思源.电力、网络、道路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建成的村级活动场所让基层组织活动有阵地,群众活动有场地,标准化村卫生室让老百姓小病小痛能就近就医,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有群众有处干活有处拿钱。新民风建设让“诚孝俭勤和”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爱心积分超市”让群众“徒爱面子”变成自立自强。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水田河村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越来越好,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