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富平县审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主动作为,强化担当,在稳步推进审计项目的同时,多举措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助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长效机制
秉持“治已病、防未病”经济体检作用,将具体问题整改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注重从源头治理,确保达到标本兼治。出台《富平县审计局关于规范审计整改销号机制的通知》,从审计对象整改报告和印证资料的报送、审计整改标准的认定、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台账等进行了规范。审慎运用“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充分听取相关部门、审计对象等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审计整改销号机制,对2019-2020年实施的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建立了清单台账,持续对整改不到位、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进行跟踪督促,确保销号清零。
二、构建多部门监督贯通机制
印发《县委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等规则制度,有效将审计监督同人大监督、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督促检查等机制贯通审计监督全过程,切实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托部门联动机制持续对扶贫领域各级审计发现40余项问题、各级审计机关反馈的60余项问题、以及审计移送的9项问题进行了联合监督、共同促进审计整改达到真改、实改、彻改的目的。
三、构建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以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和全市审计执法及审计质量检查整改等工作为抓手,主动刀刃向内、积极作为。对标对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审计质量反馈的40余项问题,对2017-2020年实施的全部审计项目采取全面排查、股室互查、领导包联检查、审计法规考试等“七个一”活动为载体,寻不足、补短板,形成了《富平县审计局主要审计文书格式》《富平县审计局审计质量存在问题指引》等9项控制机制,从健全制度层面有效规范了行政执法和预防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