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动力之源”,是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基层审计机关要以科学的方法紧贴审计工作中心,以有效的途径找准着力点,抓好自身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助推审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打造审计铁军。
坚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贯穿到机关党建工作全过程。在开展“两学一做”、“党日+”活动的同时,一是抓好政治学习。每周固定半天组织集中学习,每个审计干部在学习中要记好笔记、写好心得,一季一检查,年终大展评,确保学习落到实处。二是抓好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进行政治理论及相关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开展“我为大家上一课”活动,人人轮流当“主讲”,以讲促学,以讲促干,以讲促审。实行以审代练,岗位练兵,使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抓好法纪教育。组织审计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新出台的各项财经法规及廉政勤政纪律规定,教导他们用这些规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管好自己的同时,监督好审计对象,充分发挥在正风肃纪中的职能作用。
二、扩大组织覆盖面 构筑一线堡垒。
基层审计机关始终坚持“围绕审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计”,将党建工作与审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管理创新。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探索“临时党小组+审计组”模式,凡派出审计组中有党员3人以上的都要成立临时党小组,审计组长必须由党员担任,作为临时党小组的第一责任人,对审计工作全过程负责,为主审负责制提供政治保障。审计党小组在审计中,要力争使问题早发现、早预警,帮助被审计单位早整改、早规范,同时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临时党小组+审计组”模式,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小组,审计人员走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让党旗在审计一线飘扬。
三、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建活力。
要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的传统和经验,如“三会一课”制度,纪念“七一”活动,创建文明机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主题教育等一系列好的方式方法加以继承和发扬的同时,要努力探索和运用新的党建载体和方法,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实践中,既要注重讲究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也要注重其形式的变化性和创造性,以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入党宣誓、重温入党志愿书及誓词、时政报告、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以及现场会、观看电视录像片等一系列多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不拘一格,增加党建工作的新鲜感,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四、落实关爱机制,凝聚党心人心。
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关心和爱护机关干部、退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长效机制,营造党内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党心凝聚的和谐氛围。关心机关干部的思想进步、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形象树立,形成党内向党外延伸,党员向群众延伸,把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爱送到党员群众心坎上;加强对困难党员家庭的关心关爱,及时帮助他们克服暂时困难,传递组织的温暖;加强对退休人员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关怀,利用“七·一”、“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老干部参观本地方的发展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强对党的大政方针的信心。
五、服务基层群众,巩固坚强后盾。
深入开展“下基层、变作风、入民心、惠民生”和“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活动。党支部可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局领导班子亲自带头,结对帮扶包扶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结合帮扶村实际情况,深入调研、走访,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帮扶计划,解决实际困难,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想方设法为包扶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打实的帮扶、心贴心的服务定会赢得当地干群的称赞。
通过党建工作的深入细致地开展,使审计机关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让每名共产党员成为一面鲜艳的旗帜,从而把审计机关的干部职工团结凝聚起来,把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发、调动起来,共同履行好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