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常态化下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党纪学习教育

新常态化下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时间: 2019-01-08 14:4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信息化必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内部审计过程中信息化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化标准不统一

内部审计信息化没有统一规范的程序、步骤和方法。数据的采集缺乏规范,导致在审前和审中采集了大量的电子数据,但真正得到利用分析的却很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二、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单位层面内部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人员无论从组建的数量还是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本身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这也是一直影响和困扰审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问题。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单位对内部审计存在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认识还不够,重视不足。

三、审计风险更复杂

信息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降低部分原有的内部审计风险,但也会带来新的、更加复杂的内部审计风险。一方面,电子信息的易逝性、易改性、无痕性等特点,会加大查找问题的难度,增加检查风险;另一方面,信息系统本身的漏洞和操作失误,传输故障等因素会产生一系列错误信息,并且各系统间的关联性也会加大这种错误的影响,另外,由于审计系统不断升级、更新和不断复杂化,对内审系统本身和内部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难度。

新常态下内部审计信息化应对措施:

(一)夯实信息化建设理论基础,制定信息化建设标准

内部审计信息化在促进审计行为规范化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的规范化提出要求。审计信息化准则是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应不断加以完善。同时,在建设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规划信息化建设整体布局,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放在战略高度对待,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目标明确、注重失效,认真做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及组织实施,改变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状。

(三)健全组织协同推进机制,构建良好的内部审计人际环境

进一步提高管理层认识,搞好协同推进机制的落实。一是审计信息化建设项目要与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协调统一,做到两者同步规划、同步立项、同步实施、同步配套。二是建立完善审计信息库。三是加强审计人员与组织各级人员沟通,获取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其他部门员工的支持与合作,从而构建良好的内部人际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西省审计厅版权所有主办单位: 陕西省审计厅

陕ICP备17007604号-2网站标识码:6100000056 陕公网安备 61010402000367号